怎么玩拉手游戏
1、一般认为,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是数学研究的两大基本范畴,在前面的几篇文章中,关于孩子数与代数各方面能力的提升,我和大家分别聊了感数、点数和计算能力,从今天开始,我们接着来了解如何提升孩子的空间能力。空间能力主要包含空间知觉、空间表象和空间想象能力。其中空间知觉是指关于物体、图形的形状、大小,之间的距离、方位等位置关系的知觉。空间表象是在大量空间知觉的基础之上,形成的关于物体、图形的形状、大小及相互位置关系的印象。
2、空间想象是指在物体或图形的影响下,在言语的调节下,头脑中已有空间表象经过加工、改造、结合,产生新表象的心理过程。显然,空间知觉是空间表象的基础,空间想象是空间表象的发展。
3、从知觉到表象再到想象,这三种认知水平是递进发展的。当然,它们也不是在某个固定的年龄阶段单一发展的,而是随着孩子的认知水平不断提升,互相促进,螺旋上升的。咱们先从最基础的空间知觉中提到的图形认识聊起,这也是孩子空间能力的基础,看一看孩子在各年龄段,如何更好的去认识二维和三维图形。
4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认识图形时,不必过于强调他们要识别每种图形的名称,家长应多给予正确的读法示范,帮助孩子初步建立图形认知。此时孩子还不能对各种图形的名称进行准确的区分,对图形的特征,比如“边”、“角”还没有建立认知,家长就不必刻意强调图形有多少条边、多少个角。我们生活中遇到的物体,都是由各种图形组成的,家长在遇到简单图形时,要给予孩子准确的读法示范,比如我们家的门是长方形的,我们的餐桌是圆形的,这块饼干是三角形的,反复示范,能让孩子先建立对基础图形的认知。好朋友手拉手游戏:。
5、帮孩子准备一些图形卡片,让孩子从这些图形中找到相同的图形,进行两两配对。我们帮孩子准备的卡片应包含多种图形,每种相同形状和大小的图形都准备两个,建议用厚的卡纸剪,便于保存,可以让孩子反复使用。比如,可以准备两个一样的大圆,两个一样的小圆,在孩子眼中,大小不同的圆还不是一种图形,因为此时孩子还不能抽象出每种图形的共同特点。孩子在寻找相同图形时,通常需要对图形进行旋转和重合,这是对图形的初步感知。
怎么玩拉手游戏
1、这个游戏在进行时,图形数量可以从4个,两组,开始逐渐增多,从二维图形开始,如长方形、正方形、三角形、圆等,先不要引入三维立体图形,因为找相同的三维图形,需要观察的面很多。在这个游戏中,孩子需要对形状相同的图形先进行旋转,再重叠比较,这会初步帮孩子认识:旋转图形,它的形状没有发生变化。这是孩子后续认识图形的一个难点。孩子能够准确的辨别圆形、三角形等典型图形,偶尔还会混淆长方形和正方形,能感知二维和三维图形的区别,但对于长方体和长方形,正方体和正方形这样容易混淆的名称,还不能很好的区分。
2、我们要给孩子提供各种可看、可摸的二维和三维形状,如积木、拼图、形状卡片、各种盒子等。鼓励孩子用手指触摸图形的轮廓,结合视觉和触觉,全方位的认识图形。如让孩子摸一摸圆柱积木、水杯口、纸巾筒一圈,让他在不同的物品中重复、多次感受圆形的特点,孩子可能会说:圆形很光滑,圆形没有任何的边,摸起来感觉圆圆的。这些孩子的语言我们都应给予肯定,这个阶段,家长还不必急于给每个图形的特点下定义。
3、感知立体图形时,让孩子摸一摸它有几个面,每个面是平平的还是弯曲的,此时还可以涉及一些方位词:上面、下面、前面、后面,但左右对于孩子来说,识别起来偏难,更多以家长告知为主。一定要让孩子接触到足够多的物体。
4、长方体可能是变式最多的立体图形吧,长长的,扁扁的,甚至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等等,这些都是长方体。只有见的足够多,他们才不会对任何一种图形形成狭隘的观念。很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,即给出组合图形,儿童选出与目标图形相应的图形,从而完成拼图。对于二维图形来说,我们可以借助图形拼板,比如七巧板,来玩这个游戏,也可以把积木作为图章来玩拼图游戏;对于三维立体图形来说,最好的方式就是积木了。
5、起初是把图纸给孩子,让他照着拼,后期可逐步发展为让孩子先观察图纸,然后将图纸拿走,孩子根据自己的记忆进行拼搭。另外,积木搭高也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,孩子在尝试搭的更高的过程中,会感受到平面与曲面的区别。此阶段使用拼板或积木做拼图游戏时,一定要搭配相应的图形题卡,让孩子根据图形,在拼板和积木中寻找相应的图形进行拼图,这个由看到到做到的过程,也是孩子将图形的形象内化的过程,同时为后续发展想象力,尝试自己拼图打基础。